2013年4月18日 星期四

3D列印技術 仿製人體細胞


 【記者吳允欣綜合報導】英國牛津大學(Oxford University)研究團隊5日於《自然科學》期刊(Science)發表研究,用3D列印技術製造人造組織,成功模擬人體細胞的功能。以往的人造組織研究皆以幹細胞為原料,此研究使用水滴與脂質作為材料,是一大創新。

 研究初期,團隊製作人造組織的過程緩慢且費工,成品也過大。因此成員之一牛津大學化學系學生加布里埃爾.比利亞爾(Gabriel Villar)發明一款「3D列印」技術,專用於製作此材料。他們以兩個約50微米(約人類頭髮的一半寬)厚的玻璃噴嘴,分別擠出微小的水滴及油脂至油浴中,使油脂包覆水滴,形成雙層脂質膜。這樣的技術不僅可精確算出需要的水滴、油滴數,也能加速製作過程。

 目前人造組織可替代人體受損的細胞、作為傳遞藥物的載具,可控制藥效時間。研究指導化學系教授哈根‧貝利(Hagan Bayley)表示,他們正進一步研究,致力於改善此人工材料的功能與特性,並連接人體細胞,測試材料的生物相容性,使此人造組織在人體、醫療的應用上更具適用性。

 目前建構的人造組織約為人體細胞的五倍大,包含3萬5000滴微小的水滴與油滴,可排列成各種不同的形狀。此外,人造組織在3D製作過程中印上蛋白質通道,便具有人體細胞的功能,如仿神經細胞軸突傳送電子訊號,也可在製造過程中加上不同濃度的鹽分,產生擴散作用的梯度,進而使材料模擬肌肉彎曲。

 研究團隊指出,此人造組織與人體細胞不同的是,雙層脂質膜不像細胞膜能讓水分子依擴散作用進出。另外,因為不是以幹細胞培養而成,人造組織不會複製及分裂,連帶避免細胞增生的疾病。

沒有留言:

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, Blogger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