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4月4日 星期四

國防醫自剖情慾 搬演蔣勳創作


 
《自剖》改編自蔣勳小說《熱死鸚鵡》,鸚鵡化身角色的內心聲音,探討理性與慾望壓抑。圖/潘雅琪攝
【記者李佳樺台北報導】「一刀劃開現實,蠢蠢欲動的慾望,你敢正視嗎?」國防醫學院戲劇社3月30日至31日演出三場《自剖》。劇中醫學生想像自己愛慕的教授以手術刀剖開自己,探討理性與慾望的壓抑。


 《自剖》改編自蔣勳小說《熱死鸚鵡》,訴說醫學生心中無法紓解的情慾。蔣勳出席3月28日晚間場次,視他為偶像的編劇兼導演、醫學系學生吳順進說:「很開心蔣勳能出席!」他也希望改編劇本能符合蔣勳期待。

 開場公共衛生系學生顧家榮以一襲彩色羽毛,化身「鸚鵡」,用現代舞呈現死亡過程。鸚鵡死前發出類似「我愛你」的叫聲則貫穿全劇。

 鸚鵡與劇中人物對話,並用肢體表現情緒,代表其他角色內心另一個聲音。劇本以出生熱帶地區的鸚鵡未能張翅散熱,不合理「熱死」,暗示人的壓抑。

 第八幕男醫學生K躺在病床上,想像手指是男教授R的手術刀,剖開自己。醫學生K把對父愛的渴望,投射到理性與權威代表教授R身上,產生無法抑制的愛慕。

 「你為什麼會對他產生反應?」死去的鸚鵡訕笑似地問K,並在四周跳舞、持續與他對話。醫學生K與鸚鵡的呼吸頻率漸漸合而為一,鸚鵡手中握著象徵情慾的「番茄」脹大,在醫學生K達到高潮時破裂,流出汁液。

 吳順進表示,用「番茄」爆裂流出的汁液象徵「精液」,暗喻人的情慾是緩慢流洩、無法控制的情感。他刻意安排鸚鵡以「另一個聲音」出場,取笑學生K不能壓抑情感,最後卻成為同一個角色,身陷情慾的拉扯。吳順進說:「鸚鵡的轉變代表一種諷刺」,慾望是無法抑制的。

 飾演男主角K的醫學系學生詹博凱表示,一分鐘內要轉換五、六種情緒,「最大挑戰為揣摩角色內心複雜情感。」此外,他克服穿緊身膚色衣、彷彿赤裸面對觀眾的恐懼,也是重要突破。

 觀眾護理系學生陳和遙認為,印象最深刻的是男主角在病床上與鸚鵡對話,自我剖析的過程能反映現實中的人。

 劇中還有女記者S(K的女友)、教授兒子Y(愛上S)等要角,角色間有複雜的情感糾葛。最後一幕為角色互相說出「我愛你」,其中情緒包含衝突感、哀傷、壓抑等,只用臉部表情與語氣變化呈現真實情感。教授R向天空悲傷地吶喊,代表對死去妻子無盡的想念,為該劇畫下句點。

沒有留言:

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, Blogger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