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5月30日 星期四

超薄偵測器 貼身監脈搏


 【記者張家玲綜合報導】美國史丹佛大學(Stanford University)化學工程系教授鮑哲南與其研究團隊研發出超薄型脈搏感測器,貼在手腕上就可以監測脈搏,進而診斷是否患有心血管疾病。

 鮑哲南說:「脈搏的跳動可以反映動脈和心臟的健康狀況,感測器數量越多,檢測結果就越準確。」研究團隊在監測器上設置了16個壓力感應器,感應器接收到脈衝(因脈搏跳動而形成的衝擊波)後,會將產生的電流傳至電腦,再經過計算形成波形圖,成為醫生診斷心律不整或動脈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依據。

 鮑哲南說明,透過手指感受到的每一次脈搏,其實是由兩次相連的脈衝所組成,第一次脈衝是由血液流出心臟所引起,第二次則是四肢給動脈的反射波。醫生可觀察兩次脈衝的頻率和波型,診斷心臟和動脈的健康狀況。

 研究人員、物理學家格雷戈爾.施瓦茨( Gregor Schwartz)表示,目前醫院大多以心電圖的方式測量心臟疾病,但設備十分笨重。新發明的感測器輕便且靈巧,且不用侵入人體,可隨時隨地監測脈搏,他說:「不但不會影響使用者的日常生活,也可以安全地讓嬰兒或重症病患使用。」

 感測器的長寬皆為1公分,其厚度等同於一張紙。施瓦茨補充,感測器還能偵測到過去難以觀察的「脈衝尾聲震動」,且可以用來測量血壓,是一項方便且實用的醫療工具。

 過去研究團隊曾研發出相似的感測器,不過當時的晶體材料不能彎曲且容易折斷。研究團隊現在所使用的高分子材料,則具備可折疊、可彎曲等特性,讓測量更準確也更安全。未來他們將致力於將它改良為無線控制,並將此設備推廣至醫院中。

沒有留言:

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, Blogger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