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10月25日 星期五

溫室效應影響 海洋系統百年內恐崩毀

 【記者柯皓翔綜合報導】《PLOS生物學(PLOS Biology)》15日刊載一項研究指出,本世紀結束前,全球海洋系統恐遭氣候變遷破壞。夏威夷大學助理教授卡密羅.莫拉(Camilo Mora)等29位科學家預測,溫室氣體引發海水升溫、酸化,導致生產力下降,恐衝擊自然生態及人類經濟。

 研究採用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專家委員會(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,IPCC)最新的氣候模型,同時準確量化溫度、酸鹼度、含氧量、初級生產力的影響程度。結果發現,雖然兩極部分區域的生產力、含氧量短期內將增加,但長期下來仍會威脅生物多樣性。全球海域則都面臨升溫、酸化的危機,嚴重威脅海洋生態。

 據估計,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,有1/4會被海洋吸收。若人類無法控制溫室氣體排放量,西元2100年時,溫室效應將使海水表面溫度增加攝氏1.2至2.6度、PH值下降0.15至0.31、氧氣濃度下降2%至4%、海洋生產力最嚴重將下降1/5,改變程度為2000萬年以來最劇烈的一次。

 研究者、香港大學助理教授安原盛明(Moriaki Yasuhara)說:「海洋微生物對生態的維持十分重要,若生產力持續下降,將會導致物種滅絕及生態系統崩潰。」環境穩定的深海,雖然溫度、酸鹼度變動不大,但溶氧量的減少程度與海洋表面相當,「微小的變動都可能造成生態的變化。」

 海水升溫雖能促進生物代謝,但由於含氧量降低、食物取得不易,生物體型可能漸漸變小。另外,水溫的改變容易導致無脊椎動物在幼蟲時期死亡,對繁衍造成重大危害。研究指出,作為海洋生態基礎的淺海珊瑚礁、海草床將是受創最嚴重的區域。

 研究的另一個面向指出,氣候變遷改變海洋生態後,海洋生物體型、數量均變小,預計直接衝擊4.7億至8.7億以海洋維生的貧窮人口,人類經濟也因此面臨考驗。綜合全球漁業、觀光業、甚至精神資產等,每年總價值高達3750億美元(約新台幣11兆100億)的海洋正漸漸被破壞。

 中研院地球科學研究所副所長汪中和表示,台灣漁業目前已經受到暖化影響。例如往年冬至時,烏魚會隨著海流南游至台灣海峽,但如今海水升溫,漁獲量銳減。另外,暖化對海洋的一大傷害是影響洋流循環。由於高、低緯度區域溫差梯度減緩,海洋循環動力下降,未來輸送深海的營養鹽將變得更加困難,進而影響各地生態。這場暖化帶來的海洋危機,須要花上十幾萬年才得以恢復。下個世紀的台灣,也將面臨低窪地區被淹沒、高溫熱浪不斷、強降雨導致山區土石流等暖化後果。

沒有留言:

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, Blogger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