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10月30日 星期四

讀劇談父權  台語歌謠訴女性悲苦

跨領域的創作藝術《嫣·釋》,以唸白和歌曲形式演出,女子透過歌唱自敘舊時代的悲哀。圖/王奎翰攝

 【記者陳盈如苗栗報導】「無情風雨/誤阮前途/花蕊若落欲如何。」隨著鋼琴伴奏,演員唱出鄧雨賢的台語歌謠〈雨夜花〉中,女主角內心的掙扎。玄奘大學影劇藝術系師生於25日在苗北藝文中心首演《嫣‧釋》,結合讀劇、演唱及伴奏,道出台灣女性面對父權社會的悲苦。

 悠揚鋼琴聲奏起,旁白緩慢唸著劇本。女主角在舞台上遊走,時而低頭微笑,編織與意中人的美好未來;一轉身,又面露哀傷,感嘆自己的悲慘遭遇。故事講述由助理教授陳慧如飾演的采雲,因養母貪戀錢財,將她送去陪茶行老闆過夜。經歷打擊後,采雲決定去當藝旦。她在藝旦之家與秋成相識並交往,但養父母反對這段戀情,讓懷孕的她在婚姻與家庭間兩難。

 此次演出由老師主演,學生負責舞台和燈光設計、技術指導,及前台執行等,是整個活動的重要推手。技術指導、學生黃瑞焜表示,籌備佈置是費時的工程,須考慮舞台設計,將綢緞吊上天花板,再以垂墜方式,營造出《嫣‧釋》想表達的女性意象。燈控、學生黃筱君認為,燈光必須抓準恰當時機,搭配演員的情緒變換與鋼琴演奏,是有難度的工作。

 陳慧如在戲中發揮歌唱長才。她表示,當初選擇加入台語歌謠元素,是因為注意到許多台語歌都描述台灣女性的壓抑和掙扎。因此,團隊將〈望春風〉、〈月夜愁〉、〈孤戀花〉及〈春花望露〉等經典歌曲搭配故事情境和角色心態,表達台灣女性在長滿荊棘的生命中,仍堅韌不屈的精神。

 此次演出除唸白外,還有演員負責歌唱,輔以鋼琴伴奏和燈光效果,期盼觀眾獲得不同以往的感官享受。另外,唸白的部分也加採自敘方式,讓觀眾能更貼近角色心聲。導演、助理教授王學城說:「我們希望觀眾感覺到角色從劇本裡跳出來!」

 《嫣‧釋》改編自張文環著、鍾肇政翻譯的《藝旦之家》。「嫣」的釋義是容顏美好,團隊以此字命名,希望本劇投影出台灣女人的生命主體。王學城指出,他最佩服原作者張文環對人性的掌握,因為其將采雲在社會壓迫下,雖然委屈妥協但卻積極找尋出路的複雜心境描繪得十分深刻。

 觀眾、玄奘影劇系學生吳若菁是第一次接觸讀劇表演,她讚賞《嫣‧釋》將讀劇結合台語歌謠的呈現方式,認為此舉將劇本變得生動,讓自己輕鬆進入故事情節。

沒有留言:

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, Blogger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