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1月2日 星期五

【行之有年 討論課仍存闕漏一】生活化議題引興趣 促生自主學習



台灣大學、政治大學由教學發展中心負責全校性通識課程的助理安排。圖/林建儒

 【副刊副刊記者/林建儒 羅令婕 王湘婷】台灣的大學引進國外的討論課方式,由助理帶領讓學生透過主動發言、同儕討論,激發學習興趣,至今已逾九年。目前討論課盛行於許多國立大學,然而助理素質良莠不齊,學生未必受到妥善引導;私校則因經費限制,助理對學生的比值較國立大學低出許多,無法顧及每位學生的討論表現。
 
 「靠」「幹」等不雅字語原被拒於學術殿堂外,如今卻在大學課堂上引發熱絡討論。這是一門「台灣女性人物群像」的討論課,台灣大學財務金融系學生李宜蓁表示,助理以趣味的方式,讓大家分享生活中常見的不雅話語,擺脫死板的理論教學,藉此探討髒話中性別歧視的現象。

 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學生朱育瑩表示,討論課幫助學生釐清上課內容,也在討論中增進與同儕的互動機會。教育部自92學年度推動「個別型通識教育改進計畫」,引進歐美研究生擔任教學助理制度。期望透過助理帶領討論課的方式,突破專業科系的學術思維,增進系所間的溝通,培養學生宏觀知識與思辨能力。

 台大、政大實行此制度已逾9年,是討論課風氣最盛行的學校。兩校設有完善的教學助理管理制度,由教學發展中心統一分配全校通識課助理,及進行助理培訓作業。台灣師範大學也將於下學期規劃全校助理管理制度,師大教學發展中心助理吳政宜表示,希望透過此開發「深碗型」課程,以討論課方式激發學生自主學習,並在互動中深化課程內容,提升學習成效。

 然目前私立大學,如銘傳大學、輔仁大學、實踐大學等,並未訂定全校通識課助理規範,校方交由各開課系所自行安排。

 台大教發中心幹事廖威豪指出,根據教發中心資料,設置討論課會提高學生出席率5%,且學生平均的學習時間也高出無討論課者11%。台大國際企業系學生吳佳錄表示,討論課能輔助將內化的知識與同儕分享,並在切磋過程中刺激學習欲望,增進自主學習的動力。

 台大外國語文研究所學生李盈潔目前為英文課的助理,她認為討論課能訓練學生的表達、辯論與批判能力,同時助於學生將所學與生活議題結合。李宜蓁也說,藉討論課的大量發言,增進自己論述的邏輯與組織能力。

 討論課內容多為教授的課程延伸,因此若要言之有物,得事先熟悉上課的指定閱讀。「不能只單單靠討論課,自己也是需要事先做功課的。」台大圖書資訊系學生胡岱軒表示,課前需閱讀,建立基礎後才能經討論激盪想法。台大政治系國際關係組學生喬琪也認為,若討論的內容空泛,會使課程淪為形式,故學生平時應培養自主學習的習慣,以提升議題對話的深度。

沒有留言:

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, Blogger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