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4月23日 星期四

電流控腿肌 「人體導航」指引方向

「人體導航」控制板上裝有電池、藍芽、電肌肉刺激連結線和奈米單晶片微控制器。圖/馬克思.飛佛提供
【記者呂欣綜合報導】德國漢諾威萊布尼茲大學(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 Universität Hannover, LUH)以作品「人體導航」獲邀前往18日舉辦的「2015年人機互動會議(Computer-Human Interaction, CHI)」。裝置經藍芽接收來自手機導航的無線訊息後,身上所配置的電池會發出輕量電流控制腿部肌肉,更改使用者的行走方向。方向感薄弱的使用者一旦配戴此裝置,也能在陌生地區穿梭自如。

 這次漢大發明的「人體導航」是全球第一個可直接控制行走方向的系統,使用者無須看、聽或觸碰,系統會以拉扯肌肉的方式帶領使用者前往目的地。漢大人機互動團隊成員馬克思.飛佛(Max Pfeiffer)說:「導航系統不會操縱人的行走,使用者仍有雙腿的控制權。」系統只會在需要轉彎時發出訊號,以120赫茲的電流通過電肌的大腿縫匠肌部位。落地時,腳步就會更改約16度的方位,「我們發現16度是強制更改腿部方向而不會不舒服的角度。」

 導航系統只會在行走中的狀態下運作,飛佛說:「因為電流無法對沒在運動的縫匠肌產生任何影響。」站定後,使用者無須擔心配戴裝置會造成等紅燈或聊天的不便。

 協助研發工程的斯圖加特大學(Universität Stuttgart, Stuttgart u.)人機互動團隊成員史蒂芬.史奇尼加斯(Stefan Schneegass)說:「只要有網路地圖的地方皆可使用此裝置。」他補充,使用時最好能有立體地圖,如此路邊的樹幹或障礙物都能避免。

 至於研發過程中遇到的困難,史奇尼加斯說:「花最多時間的是調整電流量。」為了找出電流使肌肉轉向的最舒適角度,以及肌肉能承擔的恰當電量,研究團隊只好土法煉鋼,一一嘗試。

 穿戴式導航的研發已有多年歷史,西元2004年日本科學家塚田浩二(Koji Tsukada)和通晃安村(Michiaki Yasumura)曾發明「腰帶導航」,在腰帶上環繞八顆等距離的燈泡,依照導航系統發出的無線訊息,會亮起前後各四顆分別代表東、南、西和北方的燈泡,自己和後面的人都能看見。2011年德國科學家派羅.耶.爾(Pielot et al)曾發明雙電磁脈衝的震動器「觸覺羅盤」,將裝置放於左、右口袋中,它會依導航系統發出的無線訊息,而選擇震動左邊或右邊,使用者就可輕鬆辨別方向。

 此裝置的成本約為50美金(新台幣1550元)至100美金(新台幣3100元)。目前沒有清楚街道圖的地方無法有效使用,而研究團隊未來也不會考慮創建一套完整的導航地圖,史奇尼加斯說:「我們聚焦在裝置發出訊號的功能上。」

沒有留言:

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, Blogger...